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相关问题 |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20-03-09 12:06) 点击:406 |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相关问题
案情简介: 甲是某小区的住户,退休后特地办证养了条金毛犬作为感情寄托,每天空闲时就带着金毛犬在小区内外转悠。一天,甲在小区里遛狗时突然被狗挣脱了狗链,脱缰的金毛犬直接就扑上了迎面走来的乙,乙顿时惊慌,在驱赶金毛犬的过程中小腿不幸被咬,随后赶紧就医。医生观察后发现受伤处有咬痕伴出血症状,建议乙注射了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打完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后,乙找甲协商赔偿一事,甲认为乙没必要注射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不愿意赔偿。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乙无奈诉至法院。 近年来,小区内家养犬伤人事件屡有发生,各地新闻媒体都有报道,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那么根据本案案例,我们今天讨论一下“狗咬人”事件的相关问题。 争议一:办理了狗证以及遛狗时栓了狗绳能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赔偿责任? 答:当然不能减轻或者免除赔偿责任。 首先,《侵权责任法》第78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从该规定可知,饲养的动物咬伤他人的,由该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若能证明被侵权人对损害后果的发生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则可以减轻或免除责任。很明显,办理狗证以及遛狗栓绳都不属于被侵权人对损害后果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情形,故不能因此而减轻或免除甲的赔偿责任。 其次,养狗办证以及遛狗栓绳是各地出于公共安全管理的需要对于犬类饲养的强制性管理要求,若不遵守,其行为就违反了当地的行政管理规定,结果自然是承担吊销养犬许可证、罚款等行政责任。而遵守这些规定的结果就是能让你安心合法的饲养犬类,跟狗咬人要赔偿之间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因此不能以此为由要求减轻或免除赔偿责任。 争议二:养的狗很乖,咬人是与对方有一定相关因素的,对方是否也要承担一定责任? 答:要视情况而定,就本案而言,乙无需承担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78条的规定,只有在侵权人举证证明被侵权人对损害后果的发生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才能减轻或免除侵权人的赔偿责任。狗咬人的原因很多,比如受相关动作或气味刺激、身患疾病情绪暴躁等,但只有存在被咬的人是故意让狗咬或者故意挑逗、挑衅狗等重大过失的情形时,被咬的人才需要对损害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若被咬的人只是做出正常人的反应,即便该正常反应对狗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有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但因为该反应行为属于正常人碰到该状况时的普遍反应,不属于被咬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形,其不需要承担责任,最终赔偿责任还是要侵权人完全承担。 争议三:被狗咬打狂犬疫苗并注射免疫球蛋白是不是属于过度医疗? 答:视情况而定,就本案而言,注射免疫球蛋白并不属于过度医疗。 首先,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是提高免疫力,封闭抗体,帮助人体抵抗感染。就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前卫生部(现卫计委)印发了《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版)》(以下简称“《工作规范》”),在该《工作规范》中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个层级,即I级、II级、和III级。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II级。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III级。根据该《工作规范》的指导要求,对于判定为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对于判定为II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II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II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III级暴露处置;对于判定为III级暴露者,应该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本案中,乙被咬伤后出血,应当注射免疫球蛋白。 注意事项: 现在很多人喜欢养宠物,其中养狗的又占较大比重。与其它的宠物不同,如果不对它好好训导,狗狗就会乱咬乱叫,遇到陌生人容易表现出敌意,也会随地拉屎拉尿。这些,都容易引起狗的主人和小区的其它人发生矛盾。所以,养犬的需要,一定要注意如下事项。 1、小区只准养观赏犬,禁止饲养具有攻击性的大型犬和烈性犬。养犬人必须实行犬只强制免疫和养犬登记制度。 2、养犬人应当妥善管理和饲养犬只,不得因养犬干扰他人正常生产生活、影响公共秩序与安全或者破坏环境卫生。 3、讲究卫生,文明养犬。遛狗时系好狗链,并避开上下班高峰时段和老人、小孩休闲的地方,避免所养的狗乱跑惊吓或伤及他人,杜绝伤人事件的发生;请不要让狗狗在公共区域、草坪绿化带随意大小便。如果狗狗随意大小便,也请及时清理。 4、带狗上下楼时,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在无他人乘坐电梯的情况下,再带狗进入电梯内,不让狗在楼道和电梯内随意大小便,以免影响楼道卫生。 5、重要的一点,有伤人等不良记录的狗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外出,要使用牵引带和口罩,避免它再次伤人。 阅读 14
该文章已同步到:
|